根据现场状况,选择施工方式,筑岛或者围堰,是否需要栈桥等,合理的布置现场,合理选择钻孔顺序,减少钻机周转,且不影响邻近的孔;如需筑岛,材料一般就近选择,材质一般没得多少限制,但筑岛的高度应比所在施工范围历史高水位还要高2m以上,这个很重要。
钻孔钻进要点 开始钻进宜慢不宜快,因为护筒刃脚周围岩层要密实有个过程,需反复冲击挤压,因为这个位置容易穿孔; 垂直度校正,2-3m后立即校正,钻孔太深且偏差太大只有回填重来(其实规范都是假的,但有个重要的,就是桩头周围土方挖除后,肉眼看上去一定要横竖成行)。 岩层一般是倾斜,与钻机接触面位置垂直,此处位置通过回填卵石反复冲钻,直到岩层平整,怎么判断,若冲下钢丝绳摆动厉害即有可能就是这种情况,容易发生卡钻,钻头倾斜倒向,孔位倾斜等。 护筒及时跟进,护筒内的水头一定要保持。 泥浆指标随时检查控制,不可马虎 钻机随时检查,钢丝绳等随时检查,掉钻很难处理 每天根据钻渣判断地质情况,做好地质柱状图标识 钻至设计位置后通知监理一起验收,共同确定孔底地质与设计是否一致,根桩基验孔还应通知业主、设计、勘察等。
孔底的残渣、沉淀的砂等一定要循环清理干净,不然会对后期工程埋下较大的隐患。混凝土浇筑时,在封底混凝土冲击下,残渣会夹杂在钢筋上或者握裹在混凝土里造成桩基缺陷,另上部结构荷载传递到桩底时,结构会应为残渣等产生不均匀沉降。
先根据规划部门测设的建筑物定位坐标点和高程点,在场区内用全站仪引测现场控制网点,经甲方代表及监理核验后,作为现场施工放样的依据。然后根据该点进行轴线、桩位放样和标高控制。现场控制点用混凝土浇筑,并安设防护标志,防止施工中碰撞而发生位移。
为了校正护筒及桩孔中心,在挖护筒之前采用“+”字交叉法在护筒以外较稳定的部位设4个定位桩,定位桩采用φ20钢筋,在位于护筒边1~2m位置进行埋设,定位桩顶护筒顶20cm,且埋入地面不小于30cm,并浇筑20cm厚半径20cm圆型混凝土,进行固定,并用红油漆标识,施工中做好定位桩的保护工作。
钻机安放在枕木上,平整、稳固,确保施工中不移位、不倾斜;钻头中心与护筒中心误差不得大于20mm,钻孔时,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,当受地下水位涨落影响时应高出地下水位1.5m以上,或不低于自然地面。
次清孔也是至关重要的,其操作方法是:正循环冲进终孔后,将泥浆管捆在锤头的钢丝绳上,并缓慢放入孔底,进行泥浆正常循环清孔,采用大泵量泵入性能指标符合要求的新泥浆;返出泥浆的含砂量≤6%;泥浆比重≤1.25;孔底沉渣厚度≤50㎜。经次测量孔深,达到相应钻孔深度后,次清孔完毕。
桩孔终孔,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,会同甲方及现场监理共同对孔径、孔深、桩孔垂直度及孔底沉渣等各项指标,依据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检查、验收,达到要求即可转入下一道工序。
根据《建筑桩基技术规范》(JGJ94-94)及设计要求,执行如下质量标准:
1、桩位中心允许偏差不大于50mm;
2、孔径不小于设计桩径;
3、孔深不小于设计孔深;
4、桩孔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%。
桩身倾斜的原因及防治
【原因】
(1)场地不平或场地松软;
(2)桩机就位安装不平稳;
(3)钻进过程中遇到地下障碍物或孤石。
【防治】
(1)施工前场地平整压实;
(2)桩机安装就位时应确保平整;
(3)清除地下障碍物。